首页 > 文章详情

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及对策研究

作者:
江成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字数:
25758字
所属图书: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本报告从京津冀协同现状出发,针对当前科技成果协同转化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模型构建京津冀区域专利转移的流入网络和流出网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流向、流量、关键链路、中介枢纽和聚类模块等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深入挖掘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肠梗阻”,更好地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研究发现,北京的科技成果主要流向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相对不足,流向津冀的成交额占比不足流向外部地区的10%,未来潜力较大。北京溢出的专利类型主要属于电子信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其中,北京转移到河北的专利主要分布在传统制造业,北京转移到天津的专利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河北和天津的专利流入网络来看,对两地科技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城市均为北京,但两地之间的互动明显不足。因此,本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以企业研发为主导的政策体系建设、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完善科技成果评估和定价机制、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区块链+众包+众筹”平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系统专利网络

作者简介:

江成:工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副院长。获得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主要从事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社交媒体大数据建模与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经济社会复杂系统、创新网络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10余项课题,发表国际知名SCI期刊论文和国内高水平期刊论文20多篇。目前担任Soft Computing客座编辑、Knowledge-Based Systems期刊杰出审稿人。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综观国际——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已成为世界各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抓手
  • (二)审视国内——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加快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路径,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现我国科技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 (三)聚焦京津冀——立足北京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助于北京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研究
  •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研究
  •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
  • (五)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六)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测度及绩效评价
  • (七)文献述评
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 (一)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成就
  • (二)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在全国范围的地位和作用
  • (三)北京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
  • (一)数据选取与模型构建
  • (二)复杂网络模型的测度指标
  • (三)专利网络结构构建与特征分析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