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成效分析

作者:
张贵 赵一帆
出版日期:
2023年7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9451字
所属图书: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快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是关键所在。本报告从京津冀区域内外两个视角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利用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分析了区域内各城市高技术产业聚集特征,基于专利授权量探究了自主创新产出的区域空间分布情况。针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报告建议完善高技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模式,强化空间集聚,推进产业生态建设,塑造数字经济新动能,最终形成完善的区域共同体。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

作者简介:

张贵: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河北省社科联原挂职副主席,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访问学者。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北省雄安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经济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兼任工业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宏观经济研究学会副会长、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河北省政协咨询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特约研究员、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人选、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研究方向:京津冀区域经济、创新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发表重要学术论文70余篇,先后出版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践》(2018)、《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链视角》(2014)、《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不确定性分析框架》(2007)等10多部有关创新的学术著作;目前主持国家重大社科基金招标项目《雄安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制与路径研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一般项目2项;参与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0多项;获得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和河北省领导的专题咨询汇报。30多份咨询报告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河北省和天津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获得50多人肯定性批示,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和依据。

赵一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文章目录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高技术产业的概念界定
  • (二)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进展
  • (一)京津冀高技术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
  • (二)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总体发展情况
  • (三)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细分产业分析
  • (四)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企业发展情况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空间演变分析
  • (一)测度方法
  • (二)京津冀高技术服务业空间演变分析
  • (三)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空间演变分析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
  • (一)京津冀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产出的空间集中度
  • (二)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空间关联分析
  • (三)京津冀创新合作网络分析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差距过大
  • (二)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不高
  • (三)与其他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整体规模较小
  • (四)京津冀创新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完善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模式
  • (二)强化空间集聚,提升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 (三)推进京津冀产业生态建设,积极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微中心”
  • (四)加强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塑造数字经济新动能
  • (五)产业空间发展要换“局”,形成完善的“区域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