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2050年中国农业转型趋势及前景展望

作者:
罗浩轩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3818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理论上来看,当前中国农业转型朝着规模化、资本化、机械化和市场化前进,总体上遵循农业要素禀赋从劳动要素丰裕向资本要素丰裕、最终向技术要素丰裕升级的理论逻辑。从实践上来看,当前中国农业转型已然呈现农业劳动力“空心化”、农业土地制度“权利束”日趋完整、农业资本深化和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向库兹涅茨增长类型转变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可以预见,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未来中国农业转型还将在上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继续按照理论逻辑发展下去。那么,这一发展结果将使中国农业转型呈现怎样的趋势呢?经济体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变化。以各经济体相对美国人均收入标准界定的经济体发展阶段和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为衡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内在尺度,而东亚三个经济体现代化进程中第一产业结构变化的典型事实又为展望未来中国农业转型趋势乃至乡村振兴图景提供了借鉴。鉴于此,本文将沿着对当前中国农业“四化”转型的判断,在提出的中国农业转型一般性分析框架内,基于关于中国农业转型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推导2020~2050年中国农业的转型趋势,并对乡村振兴图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发展前景农业经济农业转型

作者简介:

罗浩轩:博士,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都理工大学西部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长期致力于探索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的作用机制,着重观察中国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农业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0余项,曾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上海经济研究》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曾多次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人文社科权威学术文摘摘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二节 2020~2050年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预测
  •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农业产业结构特征
  • 2020~2050年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预测
第三节 2020~2050年中国农业转型趋势预测
  • 数据选取
  • 2020~2050年中国农业转型趋势特征
第四节 2020~2050年中国农业转型前景展望
  • 农业劳动力数量大幅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将持续提高
  • 农业经营规模显著扩大,中小型家庭农场成为中坚力量
  • 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 智慧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得到重塑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