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技术赋能与乡村振兴》结论与展望

作者:
王丹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9187字
所属图书:
技术赋能与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是对江东省淘元村这一电商村作为乡村技术赋能个案进行研究的总结与讨论。技术赋能是指在多元主体的合作下, 现代技术通过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的方式,为农民、 组织和社区赋能。技术赋能的条件、要素、困境及其破解之道是本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认为,技术赋能的条件是“技术下乡”,实现技术与乡村场景匹配;乡村技术赋能指在多元主体的合作下,现代技术通过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的方式,为农民、组织和社区赋能;其通过认知升级、组织培育、制度创新和价值确认破解乡村技术赋能困境;通过技术赋能达致乡村振兴。同时,仍有许多本研究尚未完成的研究问题值得深挖,如针对不同技术和情境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在多案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乡村技术赋能的一般理论;进行组织化和制度化建设,促进技术与政府治理体制和社会机制协同增效,等等。
关键词:

乡村振兴技术下乡乡村技术赋能

作者简介:

王丹:江苏邳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江苏师范大学A类人才引进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数字治理和政府治理。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精品工程项目、徐州市社科项目、校“四史”宣传教育重点课题、校优博科研启动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教育部课题2项和其他课题10余项。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理科学进展》、《求实》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参与《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2016》《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8》《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9》等报告的写作以及《乡村振兴学术观察2019》专著的写作。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技术赋能的条件是“技术下乡”,实现技术与乡村场景匹配
  • (二)乡村技术赋能指在多元主体的合作下,现代技术通过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的方式,为农民、组织和社区赋能
  • (三)通过认知升级、组织培育、制度创新和价值确认破解乡村技术赋能困境
  • (四)通过技术赋能达致乡村振兴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针对不同技术和情境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
  • (二)在多案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乡村技术赋能的一般理论
  • (三)进行组织化和制度化建设,促进技术与政府治理体制和社会机制协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