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技术赋能的困境及破解

作者:
王丹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60页
报告字数:
52297字
所属图书:
技术赋能与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讨论了乡村技术赋能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乡村技术赋能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农民认知能力无法满足技术发展需求、乡村社会组织无法有效承接技术下乡;政府变革的滞后性消解技术治理效能;技术理性与传统乡村伦理价值的冲突等四方面。与之对应造成这些困境的因素是教育、文化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三重制约;个体化、市场化与城镇化弱化乡村组织能力;碎片化、路径依赖与压力型体制阻碍政府变革和现代技术嵌入与乡村乡土性之间的张力。同样,对乡村技术赋能困境的破解依赖相应的路径,为认知升级、组织培育、制度创新、价值确认,这也恰是技术赋能的主题要求、社会基础、机制保障和根本路径。
关键词:

困境乡村技术赋能破解

作者简介:

王丹:江苏邳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江苏师范大学A类人才引进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数字治理和政府治理。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精品工程项目、徐州市社科项目、校“四史”宣传教育重点课题、校优博科研启动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教育部课题2项和其他课题10余项。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理科学进展》、《求实》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参与《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2016》《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8》《江苏农村发展报告2019》等报告的写作以及《乡村振兴学术观察2019》专著的写作。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乡村技术赋能困境的表征
  • 农民认知能力无法满足技术发展需求
  • 乡村社会组织无法有效承接技术下乡
  • 政府变革的滞后性消解技术治理效能
  • 技术理性与传统乡村伦理价值的冲突
第二节 乡村技术赋能困境的成因
  • 教育、文化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三重制约
  • 个体化、市场化与城镇化弱化乡村组织能力
  • 碎片化、路径依赖与压力型体制阻碍政府变革
  • 现代技术嵌入与乡村乡土性之间的张力
第三节 乡村技术赋能困境的破解
  • 认知升级:技术赋能的主体要求
  • 组织培育:技术赋能的社会基础
  • 制度创新:技术赋能的保障机制
  • 价值确认:技术赋能的根本路径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