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宁夏: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

作者:
刘雪梅 徐如明 霍岩松 朱丽燕 刘彩霞 孙治一 芦建红 杨丽艳
出版日期:
2023年11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3867字
所属图书: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大治理研究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发展基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本文在总结宁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机遇和挑战等基本情况后,提出宁夏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打造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宁夏现代化产业体系“六新六特六优”

作者简介:

刘雪梅:博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村经济、“一带一路”。

徐如明:博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农村社会学。

霍岩松:学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主任,研究方向为创新、高质量发展。

朱丽燕:硕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刘彩霞:博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

孙治一:博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芦建红:硕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杨丽艳:硕士,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

文章目录
宁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
  • (一)现代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 (二)现代工业发展稳中增效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稳步提质
宁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机遇
  • (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
  • (二)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
  • (三)宁夏产业政策带来的机遇
宁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
  • (一)实体经济根基不牢
  •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 (三)产业质量效益依然偏低
  • (四)发展动能乏力
  • (五)产业发展方式粗放
  • (六)企业竞争力较弱
宁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
  • (一)准确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 (二)强化要素资源配置,以要素协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三)以“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为核心,推动宁夏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