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社会企业的业务模式研究

作者:
朱晓红 朱嘉琪 杨丽弘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925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研究报告(No.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企业的业务模式是指社会企业通过运营创造价值,同时实现经济利润和社会或环境影响的策略或框架,业务模式描述了社会企业组织资源、提供产品或服务、与利益相关者互动,以实现其社会使命并确保经济可持续性的方式方法。社会企业业务模式的构成要素包含战略目标、服务对象、核心竞争力、营收模式与合作网络,根据各要素在社会企业运营中的作用不同,可以把社会企业业务模式划分为技术创新驱动模式、社区经济驱动模式、资源整合平台驱动模式、服务终端交付驱动模式四种。梳理深圳市社创星社会企业服务平台认证的555家社会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的社会企业占比最高,其次为服务终端支付驱动模式。社会企业业务模式载体以工商注册的企业居多,有效实现了社会价值,组织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优势明显,重视受益对象与合作网络构建,形成了自我造血机制。然而社会企业业务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党支部建设情况影响了社会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70%的社会企业业务模式成熟度不够;早期成立的社会企业面临业务模式变革压力;无论当地经济是否发达,社会企业营收能力均需提升;养老领域业务模式急需创新。为此,应该强化党建引领,实现党建与业务模式的有机融合,探索以要素驱动社会企业业务模式的创新路径,鼓励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借鉴与创新,拓展社会企业认证范围,关注热点、难点领域的社会创新。

关键词:

业务模式社会企业党建引领

作者简介:

朱晓红: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回天治理研究院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社会企业、志愿服务等。

朱嘉琪: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会企业。

杨丽弘: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社会企业、志愿服务。

文章目录
文献回顾
  • (一)关于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
  • (二)对社会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 (三)文献评述
社会企业业务模式的概念、价值及其要素
  • (一)概念:与商业模式区分的视角
  • (二)核心价值:商业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平衡
  • (三)业务模式的构成要素
  • (四)基于要素驱动的业务模式类型划分
中国社会企业业务模式现状与成就
  • (一)社会企业现有业务模式梳理
  • (二)社会企业业务模式取得的成就
社会企业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