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路径——以广州“公益时间”为例

作者:
黎韶英 陈文岳 蔡静诚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839字
所属图书: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五社联动”机制的实施,为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州“公益时间”在促进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服务提供方面,主要做法有:助力志愿者在公益慈善领域发挥作用;推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有效匹配;撬动社会慈善资源以保障服务开展。在积分兑换方面,主要做法有:平台对接资源上线;社区站点自发上线资源;通过积分捐赠实现“二次公益”。广州“公益时间”在推动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志愿服务项目和慈善资源的衔接机制有待完善;公益慈善资源筹措能力有待提升;“慈善+志愿”的功能开发和宣传有待加强;等等。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加强融合发展制度保障、打造融合发展品牌项目、健全共建共享的激励回馈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公益慈善融合发展志愿服务

作者简介:

黎韶英: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品牌文化部部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

陈文岳: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基层治理等。

蔡静诚: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文章目录
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法律法规明确志愿服务是慈善活动的重要方式
  • (二)“五社联动”指明社区治理需要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融合
  • (三)第三次分配提出社会发展需要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融合
广州“公益时间”推动慈善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实践
  • (一)助推公益慈善服务
  • (二)以善资激励善行
广州“公益时间”推动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不足
  • (一)志愿服务项目和慈善资源的衔接机制有待完善
  • (二)公益慈善资源筹措能力有待提升
  • (三)“慈善+志愿”的功能开发和宣传有待加强
推动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 (二)打造融合发展的品牌项目
  • (三)健全共建共享的激励回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