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长崎福建会馆的社会组织、商贸网络及其历史演变

作者:
廖赤阳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61页
报告字数:
53291字
所属图书:
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十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长崎从400多年前就进入华商所构筑的东亚贸易网络并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成为日本华人社会的起点。中日之间密切的文化网络也由此建立。本文旨在对17世纪至20世纪前期,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为中心的时期中,以长崎福建会馆为中心的闽帮华商的地域性及其跨国商贸与文化网络进行梳理,并通过这一个案,对日本华人社会的历史特征,东亚历史的内发性与自律性,商贸网络与文化传播,同化、认同与融合,地域秩序,民族国家与跨国主义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唐通事福建会馆在日华商黄檗宗

作者简介:

廖赤阳:东京大学博士,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华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史与留学生史、东亚地域历史社会、东亚地域思想文化。

文章目录
·引言:问题意识与研究前史
长崎贸易时期的闽帮网络及其地缘组织
  • (一)闽商网络在东亚地域的历史发展
  • (二)16世纪以来的长崎开港与闽商进出
  • (三)唐人贸易与长崎华人社会的形成
  • (四)近代日本与亚洲关系的中轴线
日本近代开港前后的持续与嬗变
  • (一)以近代开港为契机的华商进出
  • (二)福建会馆的成立时间
  • (三)唐馆功能的历史继承与海外最早的福建地缘组织
近代开港后的长崎华侨社会
  • (一)长崎在留中国人的社团
  • (二)福建帮诸团体
  • (三)寺庙、墓地与学校
福建会馆的会员构成
  • (一)地缘性的商会组织
  • (二)会员出生地的变化
  • (三)客商的存在
福建会馆章程与帮群内外关系
  • (一)福建会馆章程
  • (二)干部选任与会务运营
  • (三)会费与中介费的相关规定
  • (四)帮群内外关系
收支结构所反映的会馆功能与活动
  • (一)福建会馆的收支记录
  • (二)经常性收入
  • (三)经常性支出
  • (四)临时性的收支项目
福建帮的贸易商圈与信用体系
  • (一)福建帮的商圈
  • (二)跨域支援与远程商贸服务
  • (三)信用保证体系
福建帮贸易活动的盛衰
  • (一)福建帮输出入贸易趋势
  • (二)20世纪30年代的困境与活动停止
结语
  • (一)近代开港前后的持续与嬗变
  • (二)福建会馆的组织、网络与功能
  • (三)日本华侨社会的历史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