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加坡大尺度空间的场所营造实践

作者:
徐思源 戚丹璎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913字
所属图书: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拓展城市空间魅力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城市的吸引力和宜居性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大尺度空间的场所营造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基于新加坡重建局近期发布的《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大尺度场所》报告,分析新加坡过去二十年场所营造工作的演变和发展,研究新加坡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场所营造的有益案例。文中对滨海湾、新加坡河等大尺度空间场所营造措施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新加坡城市空间场所营造

作者简介:

徐思源: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住房政策。

戚丹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房地产市场与政策、房地产金融。

文章目录
优秀场所的必要条件
  • (一)让人感到受欢迎
  • (二)交通便利
  • (三)安全可靠
  • (四)令人愉悦,引人入胜
  • (五)反映当地的特色
  • (六)提供令人难忘的体验
  • (七)具有包容性
  • (八)让人拥有归属感
新加坡大尺度空间场所营造典型案例与举措
  • (一)滨海湾(Marina Bay)——规划的艺术
  • (二)甘榜格南(Kampong Gelam)——文化传承与地区活力
  • (三)裕廊地区(Jurong)——自然与创新的结合
  • (四)新加坡河(Singapore River)——河流与城市共生
  • (五)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共建共享的城市社区
新加坡大尺度空间场所营造对中国城市的启示
  • (一)多方合作营造大尺度空间场所
  • (二)场所管理组织引领大尺度空间塑造
  • (三)融合地方特点的场所营造
  •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构筑地方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