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现状及保护修复建议

作者:
林勇刚 谭淼 李爱迪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830字
所属图书:
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3)
摘要:

生态保护红线既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又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全面完成,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由“划定”转入“严守”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报告聚焦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和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开展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现状及特征分析,剖析了生态保护红线面临的土地退化、开“天窗”干扰、重大项目占用等风险和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分类分级管控、加强动态监测评估和一体化保护修复等建议。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生境质量保护修复土地利用格局

作者简介:

林勇刚:博士研究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空间评价所(生态监测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评价、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研究。

谭淼: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空间评价所(生态监测所)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评价、生态修复等研究。

李爱迪:博士研究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空间评价所(生态监测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评价等研究。

文章目录
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现状及特征
  • (一)数量分布
  • (二)土地利用格局
  • (三)生境质量状况
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面临的风险问题
  • (一)局部区域存在石漠化问题,土地退化风险不容忽视
  • (二)红线范围存在一定数量的“天窗”,局部生态系统稳定性易受干扰
  • (三)重大项目占用未建立调整补划机制,局部生态质量存在降低风险
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修复建议
  • (一)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分类分级管控
  • (二)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定期监测及保护成效评估
  • (三)建立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及保护补偿机制
  • (四)加强生态保护红线一体化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