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案例研究:以空间更新撬动“大院病”的治理

作者:
黄江松
出版日期:
2024年4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9214字
所属图书:
北京城市更新研究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更新的实践来剖析后大院时代如何治理“大院病”。活力不足与秩序缺失并存是“大院病”的本质,石油共生大院案例提供两点启示。一是公共空间更新能撬动“大院病”的治理。丹麦著名建筑师扬·盖尔强调要善待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活,公共空间的生活是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因素。通过提高公共空间的质量,使得一切空间皆能停留,一切能停留的地方皆能交往,一切交往的地方皆有效益。二是通过构建组织共同体、政策共同体、心理共同体,分别解决公共空间更新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大院病

作者简介:

黄江松:博士,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

文章目录
·石油共生大院的前世今生
主要做法:以“共生式”党建引领大院空间治理
  • (一)创新党建引领机制,重塑治理主体
  • (二)聚焦群众需求,多元参与,谋求发展共识
  • (三)实施大院“针灸”,深入体检,推动街区更新
  • (四)提升空间效能,设立“六区一站”,增强服务品质
  • (五)创新运营模式,构建治理新生态
治理成效:打造协同共生的首善空间新样本
  • (一)大院壁垒得以破除,形成区域发展共同体
  • (二)街区治理日益完备,打造市域治理新平台
  • (三)区域空间有机赋能,实现街区空间更新和关系重塑
经验与启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办
  • 1.以党建引领构建组织共同体
  • 2.以制度优化构建政策共同体
  • 3.以文化导入打造心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