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规划指标引领下的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创新

作者:
袁振龙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7984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从实施社会治理规划、接诉即办“锦标赛”、“七性”“五性”监测指标、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平安北京建设指标、基层社会治理等角度阐述了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重要进展与成效,分析了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存在的问题,诸如社会治理引领作用有待更好发挥,部分诉求办理难,“七有”“五性”监测指标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城市更新动力不足等。并从完善规划指标引领作用的角度,提出若干完善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思路与对策,包括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考核“锦标赛”,完善“七有”“五性”监测指标引导功能等。

关键词:

城市治理规划引领超大城市指标指引

作者简介:

袁振龙: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所长,三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客座教授,社会学博士,北京市“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北京市理论宣讲专家。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社会治安、城市安全、物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首都高端智库重大项目等十余项。已经出版《社会资本与社区治安》《社区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农民问题国际比较研究》《社会管理与合作治理》《北京市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天网:北京奥运社会面安保遗产研究》《构建首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研究》等学术著作,主编《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5部,编撰《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发展报告》。先后在《光明日报》和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7篇,在其他学术期刊等发表各类论文、研究报告100余篇,多篇文章发表后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摘编,执笔撰写的26篇研究报告先后获得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文章目录
规划指标引领下的超大城市治理创新进展
  • (一)社会治理规划得到有效实施,规划中期目标实现情况良好
  • (二)继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成色更足
  • (三)“七有”“五性”监测指标导向作用突出,北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 (四)北京城市更新行动进入新阶段,首都城市“古韵新容”魅力尽显
  • (五)平安北京建设深入推进,第三方评价达到优秀等级
  • (六)拓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路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初见成效
规划指标引领下超大城市治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社会发展变迁速度快,社会治理规划指标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二)一些难点诉求解决难度大,考核“锦标赛”机制存在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 (三)受制于区域发展差异,“七有”“五性”监测指标促进作用有待增强
  • (四)城市更新任务艰巨繁复,城市更新方式动力需要进一步多元化
  • (五)首都安全稳定形势复杂多样,平安北京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 (六)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诸多棘手难题,基层工作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坚持规划指标引领进一步完善超大城市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 (二)针对诉求办理中的难题,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完善考核“锦标赛”机制
  • (三)根据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化“七有”“五性”指标的监测引导功能
  • (四)进一步细化城市更新任务,完善城市更新的综合动力机制
  • (五)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总任务,建设更高水平更有韧性的平安北京
  • (六)面向基层创设更多个性化指标,激励基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