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化小农视角下土地流转实践中农户的抉择行为分析

作者:
余翠娥 王建萍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1298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CRSS)项目,深入L村开展调查,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土地流转中农户的抉择行为展开分析。相对于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当前农户对于土地流转的意愿具有突出的社会化小农特征:土地流转的对象已大大拓宽,综合收益最大化,伴随生活和职业范围的拓展不再单纯依赖土地生存,在确保家庭利益的同时也会对集体利益做出让步和妥协,愿意流转但是拒绝放弃土地权益。这些特征可以从农民生产、生活和交往的社会化等维度得到一定的理论解释。当然,从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地到社会效益,今后还需要更好地体现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对乡村公共建设的贡献。
关键词:

土地流转社会化小农抉择行为

作者简介:

余翠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王建萍: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土地流转中的小农行为研究
  • (一)关于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意愿
  • (二)不同的小农理论视角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概况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L村素描
  • (三)L村土地流转项目介绍
社会化小农在土地流转实践中的抉择行为
  • (一)多元化:土地流转的对象已大大拓宽
  • (二)市场化的卷入: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是基本抉择逻辑
  • (三)生活和职业范围拓展:土地已不是唯一的收入来源
  • (四)家庭与村庄集体: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协调
  • (五)同意流转但拒绝放弃土地
社会化小农理论对农户土地流转抉择行为的诠释
  • (一)生产社会化:土地经营行为的市场化卷入
  • (二)生活社会化:积极向城市流动又对乡土身份保持高度认同
  • (三)交往社会化: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集体利益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