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郭茂灿
机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个人简介:

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智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验室主任,副教授、东陆青年学者;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执行副主编、《魁阁学刊》执行主编,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Demography、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Sociology of Education匿名审稿人。

  • 魁阁学刊 2023年第1辑 总第8辑
    云南大学 主办 ; 张雨龙高万红 副主编 ; 谢寿光 胡洪斌 主编 ; 马雪峰 郭茂灿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学界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过程,如由费孝通等众多老一辈社会学家参与的,从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规模空前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由陆学艺先生领衔,众多机构和研究人员参与的百县经济社会调查和百村经济社会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等。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大学在21世纪初也组织了规模巨大的中国民族村寨调查。2022年10月,为了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云南大学又启动了“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项目,是上述探索过程的继续。本辑内容策划之初衷,正在于想以《魁阁学刊》为平台,站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这一历程,承继前辈先贤的学术遗产,梳理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方法,展望未来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
  • 魁阁学刊 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
    云南大学 主办 ; 张雨龙 高万红 副主编 ; 谢寿光 胡洪斌 主编 ; 马雪峰 郭茂灿 本辑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10月
    “魁阁”是中国社会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中期,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及“魁阁”为基地,在战时的云南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在这些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今日均已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影响深远。在战火纷飞的1940年代,“魁阁”的学者通过实地调查以思考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以及建设现代中国之关键问题。八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人类已迈入新的社会形态,中国以及全球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承继与发扬魁阁精神,回应当代社会的重要变革,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于2019创办了社会学类连续性集刊《魁阁》,以为学界相关思考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凝聚学术中坚,培养学界新人。《魁阁学刊》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以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以云南为调查蓝本)的实地调研为主题,以实际调研数据和质性访谈为基础,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就云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面临问题的重大关切进行组稿。
  •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社会学》评审意见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社会学》一文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文章强调了大语言模型时代社会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范式,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文章提醒研究者在应用大语言模型时,应关注其潜在风险和局限性,并结合社会学的方法和方法论,实现社会学传统与新研究范式的融合。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语言模型将在社会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该文所指出的,未来,研究者应加强对大语言模型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潜在价值,同时关注其社会、文化和伦理层面的影响。此外,研究者应结合社会学的方法和方法论,实现社会学传统与新研究范式的融合,推动社会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
  • 婚姻的教育和民族匹配:基于ChatGPT的量化分析及文本生成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以往关于中国婚姻匹配模式的研究大多关注教育匹配,而较少讨论民族身份在婚姻匹配中的作用。本文利用“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数据,采用对数线性模型的分析方法,深入探索教育与民族身份在婚姻匹配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同质性婚姻匹配的趋势逐渐增强,尤其是在夫妻双方都未受教育或都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组合中。此外,在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夫妻匹配中,丈夫受教育程度超过妻子的“下行婚”现象更为明显。在民族匹配方面,无论是族内通婚还是族际通婚,教育同质性婚姻匹配的趋势都在增强,尤其是在汉族内部。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似乎能对民族身份带来的差异起到补偿作用。特别是在族际婚姻中,当丈夫为汉族而妻子为少数民族时,教育对民族身份的补偿作用尤为明显。这体现在少数民族妻子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汉族丈夫的情况下,两者仍能匹配在一起。但在丈夫为少数民族而妻子为汉族的组合中,丈夫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明显高于妻子。这些发现揭示了教育与民族身份在婚姻匹配中的复杂互动,并强调了教育在促进社会整合,尤其是在多民族背景下的重要性。从更深层次上看,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社会变迁和个体选择动力的新视角。
    关键词:
  • 《婚姻的教育和民族匹配:基于ChatGPT的量化分析及文本生成》技术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本文为《婚姻的教育和民族匹配:基于ChatGPT的量化分析及文本生成》一文的技术报告。在与ChatGPT的这次互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它在辅助论文写作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完全替代人工。在与ChatGPT的互动中,我们发现,越是提供详细的资料,越是输入专业的指令,它越能发挥其数据分析和文本生成的潜力。同时,它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它还难以大量地理解和综合文献。第二,目前还无法完全代替专业的统计软件,特别是无法执行一些统计软件所独有的命令。第三,对于参考文献部分的文本生成,还不够完善,容易出错。即使如此,ChatGPT仍然可以在量化论文的数据分析和文本生成上发挥超乎我们之前想象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ChatGPT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它对量化论文的写作的助益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
  • 民族互嵌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基于ChatGPT的质性分析和文本生成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本文基于中国多民族互嵌的社会背景,特别关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复杂性与挑战性。通过结合定性研究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本文深入挖掘了云南省民族互嵌地区J县两个少数民族村落的文化传承实践与困境。通过借助ChatGPT的文本编码与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衍变、语言丧失、技艺失传和教育困境等方面的主题与问题,并构建了一个揭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关键维度和潜在互动机制的分析模型,强调文化多维性、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个体与群体角色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等要素。通过对原始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与讨论,本文认为,文化传承需尊重传统文化,积极寻求与现代文化、技术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强调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与个体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本文旨在为民族互嵌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启示,期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为民族互嵌地区的文化传承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 《民族互嵌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基于ChatGPT的质性分析和文本生成》技术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总的来说,ChatGPT在质性分析和文本生成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民族互嵌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基于ChatGPT的质性分析和文本生成》一文的所有质性编码、模型生成和访谈结果的引用与解读,都由ChatGPT完成,甚至最后的论文文本也几乎都由ChatGPT生成。显然,ChatGPT无论是在质性数据处理方面,还是在分析和模型建立阶段,都显示出了强大的功能和优势。然而,在利用ChatGPT进行质性论文写作时,我们发现它暂时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如文献综述部分的写作是其最大的短板、在文本识别上无法完整地识别和记住所有内容等。
    关键词:
  • 社会调查的新视角: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的方法设计与组织设计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研究以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China Rural Social Survey,简称CRSS)为基础,深入探索大型社会调查中的方法设计和组织设计的创新可能性及前景。在方法设计方面,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创新点:一是“定量+定性”的混合方法在大型调查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抽样设计和问卷设计等环节的应用;二是实验设计在大型调查中的应用,包括抽样过程中的匹配实验设计、问卷设计中的调查实验设计(如因子实验、列表实验、联合实验和背书实验)以及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干预实验设计;三是在社会调查数据的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将“厚数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相结合,实现智能混合方法分析和智能文本写作。在组织设计方面,本研究主要关注四个方面:一是如何建立政府和学术机构紧密合作的调查模式;二是如何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以保障支持体系的运行;三是如何创建面向国内外的永久性调查基地,以便利后续的跟踪调查;四是如何打造具有多元应用场景的学习共同体,将一个社会调查项目变成一个服务科研、教学和政府决策的“工程”,以便更好地回馈当地。通过这些讨论,本研究试图为大型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视角和实践工具。
    关键词:
  • 《社会调查中并行数据的价值、采集与应用——以“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数据为例》评审意见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社会调查中并行数据的价值、采集与应用——以“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数据为例》对当前的社会调查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研究的需求。并行数据的采集和应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尤其在提高数据质量、优化问卷设计、提高追访成功率以及扩展研究领域等方面,该文对并行数据的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此外,文章对并行数据与传统社会调查数据相结合的强调,不仅可以启发研究者深入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还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 《魁阁学刊》2024年第1辑卷首语
    出版时间: 2024年10月
    《魁阁学刊》2024年第1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研究方法”,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特别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讨论“乡村振兴与乡村现代化”,重点分析现代化进程在不同乡村社会中的呈现和演变,涵盖乡村经济、公共空间和社会结构的现代性转型。第三部分关注“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治理”,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家政策、资本与工业如何与乡村社会互动,项目制、资本与工业如何通过“下乡”影响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化问题。第四部分则探讨“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工作”,关注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角色与实践,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通过社会工作促进基层治理和社区发展。除此之外,本辑还收录了两篇基于“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在红河县和盘龙区调研成果的书评,并对第二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进行了详细综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