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项目制治理下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基于四个涉农项目的多案例比较
作者:
张鑫浩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8812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0.158-176
胡洪斌
马雪峰
谢寿光
云南大学
高万红
张雨龙
郭茂灿
摘要:
本文试图将项目制视角引入对当下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探讨。基于四个案例的比较,本文以“动力源”与“嵌入性”为分析维度,构建了内源-强嵌入、外源-强嵌入、外源-弱嵌入和内源-弱嵌入四种涉农项目的理想类型;在这四种涉农项目中,农民分别表现出“全面动员”、“被动卷入”、“配合表演”及“部分参与”四种行动类型。基于对上述内容的总结,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借助项目制等非科层方式实现了与农民广泛而深入的互动,但这种互动缺乏正式制度的联结。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
国家-农民关系
项目制
作者简介:
张鑫浩: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本科生。
相关报告
项目制的基层解构及其研究拓展——基于某县涉农项目运作的实证分析
两种逻辑的相互投射与构成
夯实组织基础:武平基层治理与保障
推进上饶市城镇村联动发展研究报告
唯有群众路线能让基层乡村振兴工作不抛弃小农
农村基层治理的创新与效果——以苏南东林村党员议事组为例
2020~2021年广东实施脱贫攻坚报告
湖南省法治乡村建设的建构逻辑与路径选择研究
2021年中国社会组织政策法规列举及搜索指引
2020~2022年福建省乡村振兴进展与未来展望
文章目录
·
引言:新时代的国家与农民关系
文献回顾:项目制视角的引入
(一)嵌入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项目制
(二)项目制下的国家与农民关系
·
研究方法:多案例比较中的异质性分析
动力源与嵌入性:一个分析框架
(一)两个分析维度
(二)四种理想类型
项目制中的农民行动与国家关系
(一)“村改居”
(二)清洁取暖改造
(三)农用蓄水池
(四)垃圾集中处理点
·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