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工业下乡:现代工业要素“创造性嵌入”西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以云南省新平县“褚橙”产业发展为个案
作者:
段红云
马光选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22924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0.179-200
胡洪斌
马雪峰
谢寿光
云南大学
高万红
张雨龙
郭茂灿
摘要:
工业下乡是在嵌入性理论范式下,将工业生产中的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品牌塑造、产业链管控和价值链延伸等理念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经营结构,建立起智慧化、数字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要素下乡过程。褚氏农业工业下乡的“创造性嵌入”规避了“破坏性嵌入”的弊端,不但实现了经济效益迅猛增长和发展成果共享,也以本地化就业和就地现代化方式弥合了之前被“候鸟式”打工经济撕裂的家庭价值和意义世界,为小农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生产生活样态。褚氏农业工业下乡的“创造性嵌入”过程,在理论层面,丰富了嵌入性理论范式的价值面向,扩展了有关要素下乡理论范式的讨论范畴;在政策层面,为城乡融合、以城带乡、以工带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在实践层面,为中西部地区乡村推动农业产业振兴提供了可供推广的经验。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产业振兴
工业下乡
以工带农
作者简介:
段红云: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
马光选: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相关报告
工业下乡:转型时期农村工业化及其负面性
工业下乡与乡村工业的社会基础
“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从费达生的社会实验说起
《工业下乡:现代工业要素“创造性嵌入”西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以云南省新平县“褚橙”产业发展为个案》评审意见
2019年乡村振兴舆情报告
从产业振兴到区域振兴:辽宁的机遇与对策
产业发展的益贫实践与益贫机制——以山东省为例
乡村产业振兴研究综述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
文章目录
·
问题的提出
工业下乡的实践逻辑
(一)生产流程嵌入:工业化生产流程改造传统柑橘生产环节
(二)生产标准嵌入:以精细化工业标准打造高端品质
(三)产业链嵌入:以全产业链生产体系重构“褚橙”产业
(四)利益链嵌入:以利益链接机制建构产业共同体
扩展个案法与历史比较视野下的理论对话
(一)“创造性嵌入”与产业现代化
(二)“创造性嵌入”与本地现代化
(三)“创造性嵌入”与农民现代化
(四)“创造性嵌入”与关系现代化
“创造性嵌入”产业模式的推广限制及其突破
(一)“创造性嵌入”的工业下乡经验推广的政策限制
(二)“创造性嵌入”的工业下乡经验推广的实践限制
(三)“创造性嵌入”的工业下乡经验推广的制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