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之声”如何突破圈层限制?——基于信息生态视域的乡村振兴议题传播效果研究
作者:
王耀宗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2047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2辑 总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2.35-61
胡洪斌
高万红
谢寿光
张雨龙
游天龙
云南大学
摘要:
新媒体平台作为信息生态系统,易形成无形壁垒阻碍圈层间的交互,影响文化议题的传播效果。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有效实施并产生广泛影响,相关议题需突破圈层限制,影响更为广泛的异质性群体。本文构建了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的议题传播分析模型,通过BTM主题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等方法探讨议题信息生态现状。从跨圈层传播视角切入,提取议题传播分析模型中的“主题”“意见领袖”“情感”指标,构建议题跨圈层传播效果作用机制模型,以探究圈层内部多元性与跨圈层传播数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类主题、普通网民账号、正向和中性情绪在跨圈层传播上效果较好,圈层内部主题、意见领袖和情感的多元性正向影响跨圈层传播效果。基于此,为推动议题的传播打破圈层壁垒、迈向多元立体化,本文认为在信息维度,应选取核心主题承载议题理念,注重主题之间的协作与受众的注意力管理;在信息人维度,应联动圈层中的潜在意见领袖,形成多元开放立体的传播交流网络;在信息环境维度,应了解公众情感类别演化趋势,构建科学的“情绪设置”路径。
关键词:
传播效果
乡村振兴议题
跨圈层传播
信息生态学
作者简介:
王耀宗: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乡村之声”如何突破圈层限制?——基于信息生态视域的乡村振兴议题传播效果研究》评审意见
2008年中国乡村信息传播状况
文章目录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一)信息生态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二)传播效果的研究进展
(三)乡村振兴议题传播效果研究现状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数据收集
乡村振兴议题微博信息传播生态
(一)基于微博内容维度的信息分析
(二)基于微博用户特征的信息人分析
(三)基于微博情感特征的信息环境分析
乡村振兴议题微博跨圈层传播效果
(一)跨圈层传播效果分析
(二)跨圈层传播效果的作用机制探究
(三)强化跨圈层传播效果的实践进路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