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南平市浦城县:智慧粮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作者:
李代超 吴升 李蒙蒙 赵志远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714字
所属图书:
福建乡村振兴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浦城县是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为进一步提高浦城县粮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浦城县布局“十县百镇千村”信息化示范、“掌上农田”等项目,按照“好种子、好原料、好储藏、好加工、好产品、好主食”的粮食产业链条,组织开展粮食产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助推浦城县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做法包括:研发山区农业遥感精细化监测技术、构建“特区特种”好粮种植适宜性区划“一张图”、打造“掌上农田”农田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研发“一品一码”产品质量全过程追溯原型系统。后续还需完善粮情数据全流程监测体系、夯实大数据基础支撑、提升知识服务水平、构建粮情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场景。项目的实施为浦城县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优质粮食产品品牌价值提升提供支撑,也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粮食产业精细化信息化应用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应用南平市智慧农业

作者简介:

李代超: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化区域发展咨询等。

吴升: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字化规划、数字政府等。

李蒙蒙: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应用等。

赵志远: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群动态观测与应用建模、区域数字化发展咨询。

文章目录
·引言
创新做法
  • (一)山区农业遥感精细化监测技术研发
  • (二)“特区特种”好粮种植适宜性区划“一张图”
  • (三)“掌上农田”农田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
  • (四)“一品一码”产品质量全过程追溯原型系统
提升方案
  • (一)完善粮食生产、加工、仓储一体化监测体系
  • (二)搭建粮情大数据中心
  • (三)发展种植智能知识服务技术
  • (四)构建粮情监测大数据平台
主要成效
  • (一)提升粮食产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 (二)助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 (三)提升优质粮食产品价值
经验启示
  • (一)整合全流程数据,带动粮食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 (二)打造时空底座,支撑精细农业高质量发展
  • (三)深化知识服务应用,促进智慧农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