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问题意识”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意义
作者:
赵金刚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字数:
1660字
所属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40-43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关键在于内在契合,这种契合绝非简单的“具体”法则的契合,而是更深层次 的哲学气质的契合。这同样可以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切入,即在问题上,无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不是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目的论、本质主义、两个世界的哲学,而是立足当下历史创造意义的哲学,这既是双方一致的精神气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展开方向。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马克思主义
中国哲学
文化思想
作者简介:
赵金刚: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相关报告
“两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
从思想解放的内涵看“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实现“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多时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从创新性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与区域史研究的范式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
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视域中的“古今中西之争”
文章目录
·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老根”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激活才能发出新芽
·
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的原理性概括,也具有丰富的“问题意识”
·
充分注意中华文明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在契合的“哲学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