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思想解放的内涵看“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作者:
杨洪源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4155字
所属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社会活力的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重要论述,从思想解放的高度深刻揭示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具备了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更为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

杨洪源:1989年7月生,河北黄骅人,2005~201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学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共产党巡视理论研究中心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比较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建构——“1857—1858年手稿”再研究》《恩格斯〈反杜林论〉导读——从思想论战中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等多部专著,合著3部,参与编著5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和核心报刊上发表文章7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曾获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8)、首届“贺麟青年哲学奖”二等奖(2017)、第二届“贺麟青年哲学奖”二等奖(2019)、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等。

文章目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指导
·批判教条主义和主观偏见的错误
·研究新时代的实际并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