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

作者:
王淑娇
出版日期:
2025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2193字
所属图书: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是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2024年副中心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取得新成绩。文化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周边区域功能和服务管理功能却有待继续提升;文旅发展亮点频出,却未能形成以“环球影城+大运河+三大文化设施”为核心的大文旅格局,文旅资源的区域性整合功能尚未凸显;与其他城区相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发挥不够;区域性城市空间文化标识力不强,特色文化资源未能与整体城市空间相适配。针对这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方面,建议强化文化设施周边区域功能,扩大文化设施影响和辐射范围;优化文旅资源布局,以点带面形成大文旅发展格局;深挖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打造区域统一性文化标识,形成和谐一致的有机空间风貌。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

作者简介:

王淑娇: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城市文化。在《外国文学》《中南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外国语文》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

文章目录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现状概览
  • (一)点亮文化新地标,畅享多彩文化活动
  • (二)强化文化产业驱动,锚定发展新向标
  • (三)提升协同效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 (四)强化基层供给,助力文化提质升级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有待继续推进的方面
  • (一)文化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但周边区域功能和服务管理功能有待继续提升
  • (二)文旅资源区域整合度不够,以“环球影城+大运河+三大文化设施”为核心的大文旅格局尚待形成
  • (三)与其他城区相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发挥不够
  • (四)区域性城市空间文化标识特色不强,特色文化资源未能与整体城市空间配适
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文化设施周边区域功能,扩大文化设施影响和辐射范围
  • (二)优化文旅资源布局,以点带面形成大文旅发展格局
  • (三)深挖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
  • (四)打造区域统一性文化标识,形成和谐共生的有机空间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