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4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实践

作者:
王卫华 王子尧
出版日期:
2025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4274字
所属图书: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4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完善,不断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三条文化带建设与三山五园整体治理有序开展。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取得新进展,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标志性文化设施、文旅融合发展、文创产业资源持续助力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的新阶段,仍需坚持政策规划导向、总结实践经验,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文化资源与特色挖掘、丰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以及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予以加强,推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中轴线三山五园三条文化带

作者简介:

王卫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民俗学、北京文化。

王子尧: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文章目录
健全系统保护传承体系,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
  • (一)发布历史建筑规划管理规程,明确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边界
  • (二)深入实施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用好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推动北京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 (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北京名城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 (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
三条文化带建设有序推进,三山五园地区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 (一)转化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 (二)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挖掘北京历史文化资源,拓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路径
  • (一)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公众考古”打开新局面
  • (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展现新成就,文化产业助力遗产活化利用
深入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与建议
  • (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丰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
  • (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建设由绿量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变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