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4年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作者:
藤依舒 黄山 魏信迪 谢佳仪
出版日期:
2025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2923字
所属图书: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4年,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全市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深入城市肌理,优化了设施布局;中轴线申遗成功带动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演艺新空间的培育与延时开放的丰富了文化供给;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升了阅读体验。然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仍存在配套服务短板、项目停滞、无障碍与全龄化建设不足、延时开放与预约制管理待优化等问题。为此,北京市需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配套服务,推动项目建设与精细化管理,优化文化活动供给,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首都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

文化惠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无障碍与全龄化高质量文化供给

作者简介:

藤依舒: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

黄山: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魏信迪: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谢佳仪: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文章目录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新举措新成绩
  • (一)以多元方式持续推动首都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 (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惠民与设施效能
  • (三)形成“博物馆之城”与“书香京城”品牌,推动首都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 (四)丰富文化供给与惠民服务,构建多层次首都文化服务体系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需补齐配套服务短板
  • (二)项目建设停滞与管理细节问题需解决
  • (三)无障碍与全龄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 (四)公共服务空间延时开放与预约制管理需优化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文化设施配套服务,重点提升群众文化体验
  • (二)推动文化项目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充分盘活闲置资源
  • (三)优化文化活动供给,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与包容性
  • (四)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推动资源整合与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