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结果

作者:
刘建艺 张鸣鸣
出版日期:
2025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055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生活条件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构建了基于道路通达、饮水安全、能源清洁、网络可及和物流便捷五大领域的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评价指标体系,从数量、覆盖范围、质量及现代化水平等维度全面衡量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与区域差异。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仅上海达到已经具备阶段,天津、北京两个直辖市进入基本具备阶段,其余省份处于尚未具备阶段。从具体指标来看,不同领域的表现差异显著,道路通达和饮水安全方面表现相对较好,能源清洁水平较低,网络可及和物流便捷领域表现最差。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评价道路通达能源清洁

作者简介:

刘建艺: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与区域发展。

张鸣鸣:博士,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文章目录
·概念内涵
·理论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
  • (一)道路通达
  • (二)饮水安全
  • (三)能源清洁
  • (四)网络可及
  • (五)物流便捷
关键性指标基本具备目标值
  • (一)“自然村到最近县城的绕行系数”目标值1.4
  • (二)“村庄供水普及率”目标值99%
  • (三)“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目标值99.85%
  • (四)“村庄燃气普及率”目标值60%
  • (五)“宽带服务可负担性”目标值2%
  • (六)“15分钟物流服务圈覆盖率”目标值40%
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发展格局
  • (一)有3个直辖市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基础设施条件,但整体水平偏低
  •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差异显著,西部地区短板明显
  • (三)农村道路与饮水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基础保障逐步完善
  • (四)生活能源、网络通信、寄递物流为农村基础设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