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鸣鸣
机构:
个人简介:

博士,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23)
    王登山 主编 ; 徐彦胜张鸣鸣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为全面了解、评价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情况,“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23)”课题组在人居环境相关理论和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指标体系,从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四个方面对全国31个省份和95个抽样城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水平作出评价,并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水平作出评价。本报告在总结2022年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主要进展的基础上,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起点,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做法成效、存在的问题挑战,并提出以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对策建设。本报告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重点内容,介绍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情况,通过政策分析和实践研究,分别对现状、成效、困难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针对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从政策实践、地方机构协调、农民付费制度、管护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发现,开展整体性、前瞻性研究,为农村人居环境长治长效提供参考。
  • 地方政府供给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服务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地方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对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负主要责任,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设立标准规范、优化职能分工、加大财政投入、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但农村人居环境长治长效涉及多级政府、多个职能部门,不同环节的管理职责单位也有所不同,因此,政府上下层级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政策目标存在不同,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方向、力度及时序存在差异,作用于千差万别的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户个体需求,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应加快构建政府上下层级及其职能部门、运行管理单位的协同框架,探索跨行政区域协作,提高地方政府农村人居环境管护的机构能力。
  • 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结果
    出版时间: 2025年08月
    本报告构建了基于道路通达、饮水安全、能源清洁、网络可及和物流便捷五大领域的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评价指标体系,从数量、覆盖范围、质量及现代化水平等维度全面衡量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与区域差异。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仅上海达到已经具备阶段,天津、北京两个直辖市进入基本具备阶段,其余省份处于尚未具备阶段。从具体指标来看,不同领域的表现差异显著,道路通达和饮水安全方面表现相对较好,能源清洁水平较低,网络可及和物流便捷领域表现最差。
  • “农气循环”助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以河南省商水县生物天然气项目为例
    出版时间: 2025年08月
    河南省商水县通过生物天然气项目,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清洁能源和有机肥,实现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项目建成后,年处理秸秆20万吨,年产天然气1878万立方米,推动秸秆标准化离田收储,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改善村容村貌。同时,生物天然气可补充县域能源供给,缓解农村冬季清洁能源短缺,助力“气化乡村”工程。项目构建政府、企业、农户利益共同体,形成“农业废弃物处理—清洁能源供给—人居环境提升”的循环模式。建议完善政策支持,推动生物天然气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