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基层党组织赋能城中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及优化建议

作者:
赵竹茵 彭林 陆闯 杜家元
出版日期:
2025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672字
所属图书: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基层党组织赋能城中村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广州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多层嵌套格局,在结构上突出了城中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通过选派干部下沉驻村、运用信息技术统筹资源、创新党员动员策略,增强了治理动力、效力和活力。当前广州城中村治理结构的稳定性有待提升,基层党组织赋能城中村治理的组织机制、动员措施、场景覆盖和力量调动有待优化。基于提升城中村治理效能视角,建议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谋划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优化党员参与城中村治理的管理激励措施,拓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治理场景的覆盖范围,加强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城中村治理。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城中村治理多层嵌套格局

作者简介:

赵竹茵: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和地方法治。

彭林: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家社会关系、流动社区治理。

陆闯: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央地关系和基层治理。

杜家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基层治理。

文章目录
广州基层党组织赋能城中村治理的重要意义
  • (一)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内涵
  • (二)服务广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 (三)强化基层政权,筑牢治理根基
广州基层党组织赋能城中村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通过构建多层嵌套格局,筑牢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根基
  • (二)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增强城中村治理内生动力
  • (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统筹资源,全面提升城中村治理效力
  • (四)通过创新党员动员策略,多方位激发城中村治理活力
广州基层党组织赋能城中村治理的不足及原因
  • (一)多层嵌套治理机制长效性不足
  • (二)动员党员参与方式有效性不足
  • (三)城中村治理场景延展度不足
  • (四)调动多元主体参与主动性不足
优化广州基层党组织赋能城中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克服机制短期性,高站位谋划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 (二)提高动员实效性,促提升优化党员参与城中村治理的管理激励措施
  • (三)增强场景延展性,重实效拓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治理场景的覆盖范围
  • (四)丰富主体参与性,拓思路加强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城中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