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社区的空间格局、人口特征和社会资源:基于广州都市动态调查的分析

作者:
叶一舟 普娟菠 张卓妮
出版日期:
2025年7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6018字
所属图书: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使用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组织收集的广州都市动态调查数据和丰富的地理大数据,对广州市社区的空间格局、人口特征和社会资源展开分析。本报告首先结合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征,按照社区类型介绍发展历程和空间格局。其次,使用GPS数据,对不同类型社区样本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进行描绘,展现广州不同城市空间中的人口构成、人口教育水平和就业形态。本报告还结合多层地理数据,展示了广州社区的移民聚居和方言文化格局,并分别探讨不同类型社区的硬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与软性支撑(社会治理、邻里支持)。最后,本报告结合空间格局、人口特征和社会资源分布,总结了广州社区的整体概况,并为优化城市建设、创建宜居花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社区治理空间格局人口分布社会资源

作者简介:

叶一舟:博士,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会调查和儿童发展。

普娟菠:香港科技大学跨学科学院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人口迁移和居住隔离。

张卓妮: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不平等、人口迁移和城市社会学。

文章目录
·广州市不同类型社区的发展历程与空间格局
广州市不同类型社区人口与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 (一)人口结构:传统街坊老龄化突出,城中村流动人口占比高
  • (二)人力资本:商品房小区人口教育与就业质量双高,城中村人口就业占比最高
  • (三)文化聚集:以粤语为主的多种方言交融,传统街坊方言聚集程度最高
广州市不同类型社区社会资源分析
  • (一)基础设施:市中心向外围递减,传统街坊的设施拥有率最高
  • (二)软性资源:传统街坊、镇区和农村相对较好,城中村表现欠佳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