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雾霾文化的网络社会学考察

作者:
马向阳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5591字
所属图书:
网络与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运用情绪社会学理论通过对网络上流行的雾霾文化进行考察,揭示了人们透过网络进行社会交往时关注流、情感流和符号流的微观运作机制,进而发现互联网在当今的公共生活中正扮演着重要的“情感连接器”的角色。从汇聚众多网友的注意力形成关注交流,到形成情感共振,再到最后将这种集体情绪凝聚成一种全新的城市文化符号,雾霾被发现的过程开启了一种新的精神生活方式——人们透过网络媒介进行社会交往,从而重新思考和面对自己正在经历的集体境遇。雾霾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像是一种文化隐喻,它是我们这个时代集体境遇的最好隐喻,“雾霾”一词被重新符号化的过程,正是生活在特大型都市中的人们自我说服、自我妥协的情感体验历程,雾霾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景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雾霾社会交往网络社会学

作者简介:

马向阳: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从事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内容管理20多年,是国内研究互联网最早的学者之一。主要著述有《纯粹关系——网络分享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网络英雄传》等七部,现专注于互联网人类学、城市文化和数字媒体等方面的研究。

文章目录
·雾霾是如何被“发现”的
·作为城市景观的雾霾: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