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导论 农村发展视角下的农村民间组织初论

作者:
仝志辉
出版日期:
2005年10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8446字
所属图书:
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书将立足于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解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思考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要全面论述中国农村民间组织殊为不易。一个直接的困难就来自农村民间组织的复杂和多样。复杂包括其来源的复杂,与社会其他组织关系的复杂;多样包括存在原因的多样性,发育程度的多样性,规模大小的多样性,发展前景的多样性,在这些层次下面还有其运作机制、与其他社会组织关系、营利性等很多侧面的多样性。这种复杂和多样决定了目前还没有一本书或论文,能够给出农村民间组织的权威定义,也没有一本书或论文,对于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发展概况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本书虽然有此初衷,但也只能是“取法乎上,得之于中”。

关键词:

农村民间组织农村发展农村协会

作者简介:

仝志辉:仝志辉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学术专著4部,论文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战略与管理》等权威期刊发表。长期从事农民合作社研究和乡村政治社会研究,对智库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立法咨询”长期关注。2010年在《社科要报》发表有关《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的内参,得到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成功组织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的专家内部讨论会,全国人大农委和法工委相关人士参加,国内主要的合作社法研究专家参与讨论。

文章目录
·民间组织定义的两种视角和本书对“农村民间组织”的界定
中国农村发展的特殊内涵 理解农村民间组织作用的前提
  • 1.中国农村发展的特殊内涵
  • 2.中国农村发展的当下含义
农村民间组织对于中国农村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
  • 1.通过对小农某个生产经营环节或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组织,有效地提高小农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谈判地位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 2.通过民间组织来承接来自城市和国家的资源输入
  • 3.通过民间组织解决小农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福利供给和权益表达
  • 4.通过民间组织提供在城乡差距悬殊背景下的农村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