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劳动者构成与劳动争议体制浅析

作者:
陈华
出版日期:
2006年3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9366字
所属图书:
关注侨乡妇女儿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指出新出台的《劳动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也提出了处理劳动争议的规定,但是,这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关系多样化的要求,劳动争议处理等仍然存在问题,完善这一法律法规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劳动者的构成进行分析,再对劳动争议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与国外劳动争议处理状况进行比较,以推动劳动争议处理新体制的形成。

关键词:

劳动争议劳动关系妇女权益司法保障劳动者

作者简介:

陈华:1974年生,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 教研部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 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入选南京 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研究 方向: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NGO与公民 社会等。

文章目录
劳动者的构成
  • 1.劳动者需具备的条件
  • 2.劳动者的种类
  • 3.劳动者的来源
  • 4.劳动者从事的职业
劳动争议状况
  • 1.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幅度增加
  • 2.劳动争议案件呈明显的地域差异
  • 3.劳动争议案件处理难度增大
  • 4.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松散
  • 5.劳动争议仲裁的成效低
各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 1.德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 2.香港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 3.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中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弊端及整改的设想
  • 1.处理劳动争议的时间长,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实现
  • 2.劳动者追索劳动工资的时效太短
  • 3.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缺少适当的压力
  • 4.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没有财产保全的权利,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实现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需要与当前劳动者的现状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