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第二节 变“神性”为“人性”——音乐的社会学思考

作者: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报告字数:
18941字
所属图书:
从中世纪到贝多芬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按照音乐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对于音乐的探讨必须开始于基本的音乐环境的方面……努力确定所包括的音乐环境,了解由于这些环境习俗化是如何形成的,了解在这些音乐制作的社会环境中,参与者是如何获得特别的成为强制性的表达的”。K.Peter Etzkorn,On Music,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ology.i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Sociology of Music.Vol.V.1974.对于前文中论及的音乐实践模式,除了从实践本身加以认识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捕捉一些造成和引起某个音乐实践变化的因素,如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作曲家的市场,也可以用来解释音乐实践是如何变化。因为除教会、宫廷赞助制度之外,在西方,初步的市场空间已经出现,以印刷、歌剧发展为代表的新因素的出现,显示出了与市场的密切关系。它们不仅鲜明地反映了音乐市场的变化,带动了版权意识的出现,也对受环境影响很大的作曲家的身份塑造产生了相当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学音乐“神性”“人性”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印刷出版与作曲家的关系
以歌剧体裁的消长看商业因素对作曲家职业的影响
  • (一)歌剧诞生的环境分析
  • (二)纯粹商业因素对作曲家职业的影响
·中产阶级音乐文化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