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地震对灾区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以绵竹市清平乡为个案

作者:
王卓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58页
报告字数:
47533字
所属图书:
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梳理了地震发生至今的这段时期内,村民亲人关系、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在亲缘关系方面,地震的发生在宏观上整合了社区内的家庭关系,但也存在因家庭结构变动而导致的家庭秩序失调和家庭关系紊乱的状况,而家庭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促使其对自身进行重组和完善;其次,邻里关系在地震后呈现断裂和延续的两方面特点,在与旧邻里关系自然断裂的同时,村民也逐渐建构起部分新邻里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一直试图维持与旧邻里关系的交往;最后,地震后的一些利益关系损害了村民与代表权威机构的村干部及乡领导的关系,但社工作为一支新的力量已扎根民心,尽管力量微弱,但仍然逐渐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社区建设灾后重建社会关系乡村治理灾区建设

作者简介:

王卓: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贫困问题、人口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相对贫困的标准、识别与治理机制研究”首席专家。曾就职于重庆大学(1987-1991)、四川省扶贫办(1991-2003)。主持和执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中联部项目、文化部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内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际合作项目百余个。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家》《社会科学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贫困人口研究》《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公民社会与农村社区治理》《灾后扶贫与社区治理》《中国西部扶贫问题研究》等专著。曾出访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印度、菲律宾、尼泊尔、孟加拉、蒙古等。

文章目录
导论
  • 研究缘起
  • 文献综述
  • 研究设计
研究过程
  • 走进清平乡与幸福家园
  • 样本介绍
地震前的社会关系分析
  • 以血缘、地缘为主的社会关系
  • 亲与邻
  • 乡村社会关系的发展趋势
地震发生时的社会关系分析
  • 亲人的凝聚
  • 邻里的互救
  • 社区的整合
地震发生后的社会关系分析
  • 亲人关系是最为稳固的社会关系
  • 邻里关系的解构与建构
  • 社区的社会关系
结论与讨论
  • 研究结论
  • 社会关系特点
  • 震后社会关系的变化
  • 地震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机制
  • 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