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家族文化与乡村治理
作者:
高萍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0074字
所属图书:
家族的记忆与认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197-219
高萍
摘要:
本文首先对陕北地区家族研究的问题做出了回答,本文充分肯定了史料与遗址、口头传述以及身体实践在当代家族认同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清晰明确的系谱关系是当代家族认同的核心,还将通过对传统文化魅力与现代化理论的反思,揭示出当代家族文化还将会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继续存在。其次,本文阐释了现代家族文化的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了现代家族文化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最后,本文强调,在现代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与考虑地方文化网络,将乡村治理与地方文化网络自觉地结合,才能有助于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进而推动国家基层政权的建设。
关键词:
家族文化
社会关系
乡村治理
文化网络
作者简介:
高萍:
人类学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农村发展。
相关报告
地震对灾区社会关系的影响研究——以绵竹市清平乡为个案
市场社会与乡土人情: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性农业推广与文化网络
国家力量对村落的影响与建构
家族组织的当代复兴与调适
生存资本考量下的农村家族文化追寻
人类学研究的点滴印象
安身立命的耕读传统
集体化时代和转型初期的孩子们
大器晚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洞察及其超越
跨境与变迁: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家族根基与传承——对《原色记忆——朝鲜族一家人在东北》的人类学探讨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研究结论
家族记忆是家族认同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清晰明确的系谱关系是当代家族认同的核心
家族文化还将在一个长时间段内继续存在
第二节 现代家族文化的形态特征
结构要素方面
领导角色方面
调解手段方面
族居方式方面
生产生活方面
观念形态方面
行为方式方面
第三节 一些思考 现代家族文化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与实践探讨
现代家族文化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现代家族文化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衔接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