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

作者:
邱泽奇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390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的GDP达到246619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中国的谷物、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电视机、化肥、水泥、钢等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稳坐世界头把交椅,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成衣的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一位。

对于曾经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生活的中国人来说,今天中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是人们从来都不曾想象过的。以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所期待的物质条件“三大件”而言,20世纪70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最重要的物件了;80年代,则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90年代转向“电话、电脑、空调”;最近10年期待的是“轿车、新房、家庭影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社会变化

作者简介:

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社会学系教授。

文章目录
中国技术进步的基本特征
  • (一)国家主导发展方向
  • (二)多元支持的科技体系
  • (三)应用取向的推进
·理解技术进步与职业结构变迁的关系
·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与农业中国的解体
·纺织技术扩散与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流动
·信息技术应用与职业的分化重组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