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学生不良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作者:
钟永瑜
出版日期:
2006年3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4234字
所属图书:
关注侨乡妇女儿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3.262-268
寸迎新
摘要:
本文认为研究中学生的思想特别是不良的思想行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方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生不良思想道德得现实表现,如以自我为中心、懒散娇气、攀比、迷恋网络等;指出中学生的不良思想品德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独生子女备受宠爱、社会转型时期不良思想得冲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到位等。本文认为要解决这种状况,需要加强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力度,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
中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不良思想
作者简介:
钟永瑜:
相关报告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江南办事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
2020年全国关工委大事记
关于浙江省推进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努力走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子
中学生群体研究报告
2020年上海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现状
2020年河北省中学生群体调查报告
中学生抗逆力表现的过渡层次及其分析——基于50例访谈个案的研究
中学生冲动性购买倾向——对北京、郑州1156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
城市中学生中的消费主义:度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对北京、郑州两城市1156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
文章目录
中学生不良思想道德的现实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
2.“懒散”的不良习惯
3.攀比思想盛行
4.迷恋网络,性格怪异
5.骄娇之气多,意志力薄弱
造成不良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
1.独生子女增多的因素
2.社会转制时期不良思想的冲击
3.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错位,宣传工具的误导
4.家庭教育的缺失
解决中学生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思路
1.大力宣传,加强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力度
2.学校要多组织具体的有益活动
3.要真正、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4.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