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学生群体研究报告

作者:
黄克瀛 任海宏 薛健 富馨玥
出版日期:
2016年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8327字
所属图书:
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代中学生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成长的一代,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信息社会中成长的一代。加强对新形势下首都中学生的研究,分析刻画其群体特征,探寻工作的有效方法是中学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研究报告中学生访学

作者简介:

黄克瀛:黄克瀛,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少工委主任。

任海宏:任海宏,时任北京团市委中少部部长。

薛健:薛健,北京团市委中少部副部长。

富馨玥:富馨玥,北京团市委中少部干部。

文章目录
·群体总量
·抽样方法
群体特征
  • (一)生活条件优越,物质追求比较理性
  • (二)压力主要来自校内课业,主动学习意愿强
  • (三)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四)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在纠结中走向成熟
  • (五)强调自我,在矛盾中寻找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平衡
  • (六)开始自主地全面接触网络,但缺乏适当的监管
  • (七)政治意识基本形成,步入社会化成长的第一个关键阶段
  • (八)重视民主,在校园事务管理中进一步强化民主观念,积累民主参与经验
工作思考
  • (一)受到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处于纠结、矛盾、叛逆的青春期,中学生急需思想上的解惑与引领
  • (二)必须高度重视中学共青团的源头性地位
  • (三)实践活动是服务学生社会化成长的最主要方法
  • (四)同伴教育和集体教育是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独特优势
工作方法
  • (一)团队课主阵地深入开展思想教育与引导
  • (二)系列仪式教育激发和强化理想信念
  • (三)少年先锋团校培养初中团员意识
  • (四)中学生业余党校、推优入党为党输送新鲜血液
  • (五)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社会化技能发展
  • (六)中学生志愿服务搭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
  • (七)户外训练营引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八)建立“团建十佳”指标体系,明确基层工作任务与要求
  • (九)高校团青干部挂职中学团委书记,增强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