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上海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现状

作者:
林频 华莉莉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656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实证调查,在分析上海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的基本状况和行为特征过程中发现:中学生触网年龄呈低龄化;在线学习成为使用网络最重要的目的,网课学习以应试为主;网络社交维系现实交往,为展示自我提供平台;网络参与渐成社会化途径之一;微信成为亲子沟通重要方式;网络素养情况总体良好;网络安全隐患纷繁复杂。为解决上海中学生在用网的时间控制、信息判断、快餐化阅读、亲子关系、网络安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的作用与需求,团队组织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青少年营造安全健康积极的互联网环境。

关键词:

网络安全互联网运用网络社交中学生网络学习

作者简介:

林频: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体传播与儿童。

华莉莉: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共青团工作。

文章目录
·前言
上海中学生互联网运用基本状况
  • (一)触网年龄继续呈低龄化态势,偏爱宅家用网
  • (二)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使用网络的最重要目的,学习和健康矛盾并存
  • (三)网课学习内容以应试教育主课为主,网络学习效果认同度不高
  • (四)互联网文化全方位渗透中学生生活,视频新生代标签明显
  • (五)网络社交搭建平台维系现实交往,发布兴趣、分享心情是交流展示的主要内容
  • (六)网络参与渐成中学生社会化的途径之一,多数中学生对网络行为参与仍持谨慎态度
  • (七)微信成为亲子沟通重要方式,孩子和家长互相学习网络技能
  • (八)网络素养情况总体良好,网络素养教育普及度依然不高
  • (九)网络安全隐患纷繁复杂,安全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上海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的主要问题
  • (一)青少年网络沉迷情况及健康问题更复杂严峻
  • (二)互联网学习对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冲击
  • (三)快餐式、碎片化的网络文化造成青少年浅层思考及浮躁情绪
  • (四)网络生活挑战青少年与家长现实亲子关系
  • (五)青少年仍面临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问题
对策建议
  • (一)要引导发挥青少年积极参与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青少年互联网成长环境
  • (二)要建设好团队组织的互联网融媒体平台,进一步通过输出优质文化产品服务引领青少年
  • (三)要充分利用好上海教育的互联网优势资源,进一步通过媒体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全面提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