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状况

作者:
孙莹
出版日期:
2005年10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19441字
所属图书:
贫困的传递与遏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探讨了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状况。其首先基于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低保家庭的青少年在政治参与、班级活动参与、担任班干部、社区公益活动等方面的现状。随后进一步探讨了低保家庭青少年对于社会排斥的预期状况。而在其受到的社会支持方面,非正式支持主要来自亲属;同辈提供了学习帮助和情感支持;社区支持同样较为有效;社会支持则内容十分丰富。最后,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认为应建构社会支持网络,协助低保家庭青少年成长。
关键词:

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社会排斥低保家庭青少年问题

作者简介:

孙莹:女,1964年5月生。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国家民政部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儿童及青少年福利、社会救助政策。曾在《青年研究》、《中国社会保障》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国台湾、香港发表论文6篇,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区工作》教材副主编。现主持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机制研究》(03BSH03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规划项目《北京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研究》(02BJASH027),共青团中央规划2004~2005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我国城市贫困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政策与制度研究》(AAA03004),北京市民政局2004年北京市社区建设重点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研究》等。

文章目录
(一)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参与
  • 1.在政治参与方面,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低保家庭和普通家庭青少年加入党团组织的情况,数据显示低保家庭青少年加入党团组织的比例低于普通家庭
  • 2.在学校(单位)集体活动参与方面,大部分低保家庭青少年都参与过集体活动,但参与的整体比例低于普通家庭青少年
  • 3.在担任班级干部方面,我们访谈的22个低保家庭中有14位担任过各种班级干部,包括班长及班委会成员、课代表等
  • 4.对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也是衡量青少年社会参与的重要指标
·(二)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排斥问题
(三)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支持
  • 1.低保家庭青少年获得的非正式支持主要来自亲属
  • 2.同辈支持主要集中在学习帮助和情感支持方面
  • 3.社区(邻里)的支持也给低保家庭青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4.从各种媒体的报道看,对贫困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内容十分丰富
(四)建构社会支持网络,协助低保家庭青少年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 1.社会支持网络的涵义
  • 2.我国为低保家庭青少年建构社会支持网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