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老年人孤独感报告

作者:
李晶 李佳 张秋霞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14873字
所属图书:
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孤独感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困扰,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2021年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3.76%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受。农村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高于城市,婚姻状况、居住安排、经济状况、健康水平、社会参与等与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密切相关,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老年人的孤独感有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良好的家庭关系、满意的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适度的社会参与等是老年人免于孤独的保护性因素。这提示政府和社会,要不断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着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收入水平,重视提升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和经济状况的满意度,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社会支持社会参与老年人家庭支持孤独感

作者简介:

李晶:博士,研究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老龄社会学、老年文化教育、老龄社会政策。主要研究成果:《人情社会——人际关系与自我观的建构》(专著)、《老年人的生活世界》(专著)、《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编著)、《老年人长期照料现状调查——我国基本养老服务研究》(合著)、《文化养老》(合著)、老龄蓝皮书《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主编)、《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主编)、《老龄科学学科体系研究》(主编)等。

李佳: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老龄社会心理、老龄社会工作。

张秋霞:硕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统计师,社会工作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老龄心理学和社会性别平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老龄心理等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部委级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主编),《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副主编)、《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副主编)、《文化养老》(合著)等多部老龄科研书籍,发表老龄科研论文近30篇。

文章目录
·概述
·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总体状况
社会人口特征与老年孤独
  • (一)农村老年人孤独感高于城市
  • (二)女性老年人孤独感高于男性
  • (三)孤独感随年龄增长而加剧
  • (四)文化程度越低,老年人的孤独感越强
婚姻家庭与老年孤独
  • (一)丧偶老年人的孤独感最强
  • (二)对婚姻不满意的老年人孤独感强
  • (三)独居老人孤独感较强
  • (四)子女不孝顺的老年人孤独感较强
  • (五)子女轮流赡养的老年人孤独感较强
  • (六)家人有虐待行为的老年人感到非常孤独
经济状况与老年孤独
  • (一)社会保障水平高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二)从事有收入工作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三)有自己产权房子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四)经济自评越好的老年人孤独感越弱
健康状况与老年孤独
  • (一)患慢性病老年人孤独感较强
  • (二)健康自评越差的老年人孤独感越强
  • (三)失能老年人孤独感较强
  • (四)照料需求未被满足的老年人更加孤独
社会参与和老年孤独
  • (一)参与家族活动越多的老年人越不孤独
  • (二)与邻居交往越多的老年人越不孤独
  • (三)参加公益活动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四)参加社会团体或组织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五)加入老年协会且满意度高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六)参加休闲活动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七)参加老年大学/学校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八)注重锻炼身体的老年人较少感到孤独
  • (九)出去旅游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 (十)上网的老年人较少感到孤独
  • (十一)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较少感到孤独
心理状况与老年孤独
  • (一)幸福感越强的老年人越不孤独
  • (二)抑郁情绪越强的老年人越孤独
  • (三)心理年龄越年轻的老年人越不孤独
  • (四)持积极老龄观的老年人较不孤独
·总结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