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孙莹
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个人简介:

女,1964年5月生。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国家民政部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儿童及青少年福利、社会救助政策。曾在《青年研究》、《中国社会保障》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国台湾、香港发表论文6篇,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区工作》教材副主编。现主持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机制研究》(03BSH03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规划项目《北京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研究》(02BJASH027),共青团中央规划2004~2005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我国城市贫困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问题与需求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政策与制度研究》(AAA03004),北京市民政局2004年北京市社区建设重点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研究》等。

  • 贫困的传递与遏制
    孙莹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书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中国城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贫困家庭青少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教育、就业、个人身心发展、家庭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初步呈现出贫穷循环趋势。作者一方面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分析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集中地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途径和方法。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填补了我国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空白,资料丰富详实,理论分析透彻,并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意义的改善策略,对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和青少年问题的理论工作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阐释了贫困家庭青少年需求与问题研究的历史与背景,对该研究中涉及的青少年、贫穷、需求/问题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了过往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取向,包括生态系统观点、优势观点、社会发展取向等。而本文的研究立足于需求\问题角度,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种方法,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对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 城市低保家庭经济生活状态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低保家庭的经济生活状况。其首先从理论和政策的视角出发对贫困问题进行解释,随后总结了过往研究中家庭经济贫困对青少年的影响的两个观点,分别是物资匮乏与经济剥夺的观点。并根据抽样调查所得的数据,分别对低保家庭成员的就业情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环境状况、青少年零用钱获取与支付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其分析了我国缓解家庭经济贫困的政策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受教育状况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分析了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过往研究表明贫穷影响家庭,继而使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业成就降低,最后导致贫困家庭出现“世代”贫穷的趋势,所以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援助,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业成就,使他们早日脱贫自立。本文首先就教育政策问题研究进行综述,其次基于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教育支出水平、对教育救助政策的认识、教育程度、教育期望、就读学校品质、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分析我国教育救助政策。最后从人力资本和社会投资的观点出发,探讨了如何发展教育救助政策和制度。
    关键词:
  • 低保贫困家庭青少年就业状况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针对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就业状况进行探讨。其首先从理论层面入手,分析影响贫困家庭青少年就业的因素、贫困代际传承及其解决政策。随后,基于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了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职业期望与职业发展,并据此提出了推动其就业的政策建议,如从“工作权”的角度出发规划青少年就业政策等。最后分析了美国和香港在这一领域的职业训练经验,以期获得新的启发。
    关键词:
  • 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及相关问题。其首先总结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随后从理论出发分析不利经济环境对青少年个体成长的影响。其次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最后据此提出了推动我国贫困家庭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建议,其认为应该对其加强社会支持、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感。
    关键词:
  • 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问题的家庭环境状况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探讨了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家庭环境状况。其首先从理论出发分析了家庭经济压力对子女成长的影响。随后根据抽样调查所得结果,总结了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家庭规模特征、亲子关系状况、家长对子女学业成就的高关注、管教方式及子女承担家务情况。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政策与服务建议,其认为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适当发展家庭政策;运用增权理论,推动积极性家庭维系服务,通过提供密集型支持服务,维护贫困家庭的连带关系,强化家庭功能;为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家长提供服务,协助家长有效处理问题,尽可能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 城市贫困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问题。其从理论层面出发,综述了对贫困单亲家庭青少年问题的既往研究,认为我国贫困家庭的单亲结构特征明显。本文认为应该从政策支持、社会服务两个方面出发,对我国贫困单亲家庭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帮助。
    关键词:
  • 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学校生活和休闲生活状况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学校生活与休闲生活状况。在学校生活方面,其重点分析了这些青少年的师生关系和同辈关系。而在休闲生活方面,基于抽样调查结果,低保家庭青少年与普通家庭青少年在业余爱好和课余活动方面有差异。面对当下状况,本文认为应以学校为基础单位,为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服务。
    关键词:
  • 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状况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探讨了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状况。其首先基于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低保家庭的青少年在政治参与、班级活动参与、担任班干部、社区公益活动等方面的现状。随后进一步探讨了低保家庭青少年对于社会排斥的预期状况。而在其受到的社会支持方面,非正式支持主要来自亲属;同辈提供了学习帮助和情感支持;社区支持同样较为有效;社会支持则内容十分丰富。最后,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认为应建构社会支持网络,协助低保家庭青少年成长。
    关键词:
  • 我国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的社会政策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本文总结了我国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的社会政策,包括中央政府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政策、地方政府支持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以北京市为例)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