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禄村追踪调查研究意义和背景

作者:
张宏明
出版日期:
2005年11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2461字
所属图书:
土地象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作为“云南著名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的再研究”课题下的子课题,本研究是对禄村的跟踪研究。文章采取历时性的研究框架来探讨土地制度与宗教仪式在禄村的变迁过程。作者考察了自明清以来,禄村土地在构建国家、地方、个人之间相互关系所具有的多重社会意义,以及宗教仪式的内涵对于构建禄村地方社会空间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探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

土地制度象征意义公共仪式

作者简介:

张宏明:1959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亚非学会会长,曾赴塞内加尔“黑非洲基础研究所”进修(1988~1989);曾在中国驻几内亚使馆(1991~1993)和驻贝宁使馆(1995~1999)工作。研究领域涉及非洲政治和国际关系。出版著作:《多维视野中的非洲政治发展》(专著,1999)、《近代非洲文化思想经纬》(专著,2008)、《大国经略非洲研究》(主编,2019)等;发表论文:《如何辩证地看待中国在非洲的国际处境——兼论中国何以在大国在非洲新一轮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2014)、《中国在非洲利益层次分析》(2016)、《中国对非洲战略运筹研究》(2017)、《中国在非洲经略大国关系的战略构想》(2018)、《非洲地缘政治的历史轨迹、重大重组和发展趋势》(2018)、《非洲政治民主化历程和实践反思——兼论非洲民主政治实践与西方民主化理论的反差》(2020)和《大国在非洲格局的历史演进与跨世纪重组》(2020)和《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的战略需求》(2021)等。

文章目录
·禄村研究的主旨
禄村研究的整体性框架
  • (一)实质论视野中的中国土地制度
  • (二)象征共同体的生成模式
  • (三)相关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社区研究
  • (四)历时性的研究框架
·调查概况与禄村现状
·本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