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排斥与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理论视角

作者:
陆士桢 陆玉林 吴鲁平
出版日期:
2004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087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要研究的对象是城市青少年当中的一部分,即我们所界定的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青少年,而不是所有的城市青少年。青少年是需要特殊福利服务和关心照顾的群体。从一般意义上说,青少年本身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然而, 在青少年群体中又可分为强势群体和相对的弱势群体。青少年弱势群体是青少年中较为特殊的亚类,这类青少年由于社会转型、生理和心理、家庭状况、居住地和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原因处于较其他青少年更为不利的地位,我们将这些不利地位归结为青少年所受的社会排斥。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有序发展来说,这种社会排斥应视为消极的因素。要消除这些因素,改变弱势青少年的境遇,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仍须借助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机制的有效推动。

关键词:

弱势群体社会排斥城市青少年

作者简介:

陆士桢:

陆玉林:

吴鲁平:

文章目录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理论探讨
  • (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 (二)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分类
  • (三)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成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设计的总体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假设
研究结果与发现
  • (一)从一般意义讲,青少年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命题是成立的
  • (二)青少年弱势群体面临不同的“社会排斥”,生存与发展状态堪忧
  • (三)相关的社会政策在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四)在目前的社会保护政策或司法保护制度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 (五)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已引发了其他若干问题
对策建议
  • (一)在保持国民经济有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 (二)完善青少年法律政策,切实保障青少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 (三)实施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实现从生存扶贫到发展扶贫的转变
  • (四)应当尽快建立立体、多层次的社会保护网络
  • (五)强化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家庭保护,为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少年提供更为有效的家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