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单位人再组织化”与衰败单位社区公共性重建

作者:
芦恒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559字
所属图书:
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罗列了中国单位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其自救的模式,然后着重分析了“单位人再组织化”与公共性重建直接的关系,最后提出衰败单位社区治理和公共性构建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中国公共性重建单位组织化

作者简介:

芦恒:博士生导师,1982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法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兼任吉林大学青年文化书院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发展社会学、地域社会发展。,已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当代亚太》等各类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参加韩国首尔大学、釜山大学、庆北大学等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翻译出版《善德女王》《房地产阶级社会》等韩文著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文章目录
衰败单位社区治理的诸多困境
  • (一)社会转型的复杂性与单位社区的老旧化
  • (二)真实困境 显性与隐性因素交织
衰败单位社区自救与“单位人再组织化”
  • (一)社区自救 “单位人再组织化”的过程演绎
  • (二)主体力量 作为“单位人”的职工和党员
  • (三)内在逻辑 “单位人”与“非单位人”的双重动员
“单位人再组织化”模式的公共性重建功能
  • (一)重塑衰败单位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
  • (二)深化衰败单位社区的组织化建设
  • (三)重塑衰败单位社区的社会联结
“单位人再组织化”模式的限度
  • (一)衰败单位社区的行政化倾向问题
  • (二)衰败单位社区的动员边界问题
衰败单位社区治理和公共性构建的路径选择
  • (一)构建新型中间组织
  • (二)推进社会协同参与
  • (三)重塑社区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