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宗族里的国家”:村社集体权力的运作逻辑

作者:
赵晓峰
出版日期:
2013年6月
报告页数:
45页
报告字数:
35104字
所属图书:
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论述了分田到户以来村社集体权力性质的变迁机制及其对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探讨了分田到户以后最基层的体制性治理单位的变化,村社集体权力的性质的变迁,基层治理实践逻辑的展开方式,农民的“自己人”意识在村社集体权力的行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取消农业税费对正式治理体制和基层治理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

基层治理农业税治理体制权力变迁

作者简介: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首届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业转型、贫困治理、新型农民合作社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村社集体权力的上移
  • (一)从生产队到村民小组
  • (二)从生产大队到村委会
  • (三)基层治理体制的隐性变革
农业税费征收中的权力、策略与技术
  • (一)水涨船高的农民负担
  • (二)村组干部的治理术——两个“三子”的实用哲学
  • (三)化“公”为“私”的税费征收术——村组干部的代垫行为
  • (四)国家与农民的“联手”:夹缝中的村组干部“生存术”
  • (五)合法性的争夺:讨人嫌的村社集体与讨人欢的国家
失衡的农民公平观与失灵的社区正义观:自治之殇
  • (一)农民公平观的基石: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账”
  • (二)作为农民公平观“守护之神”的社区正义观
  • (三)遭遇重创的农民公平观:惠农政策之殇
  • (四)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与社区正义观的失灵
  • (五)丧失自治权的村民自治实践:“谁之过”
·村社集体权力运作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