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女性感染者在抗击艾滋病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
卜卫 刘晓红
出版日期:
2011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308字
所属图书:
“北京+1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回眸与前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涉及艾滋病问题时,女性通常被看做传染源,例如如何防止孕妇和女性性工作者传播艾滋病常成为关注的重点,而不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和抗击艾滋病的行动主体。本文研究目标之一是尝试发现妇女在抗击艾滋病中的作用。2009年8月至9月,我们访问了近800位女性感染者,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从女性感染者及其草根小组的角度和经验来看,女性在抗击艾滋病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影响女性发挥作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行动主体女性经验女性感染者抗击艾滋病

作者简介:

卜卫: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夏威夷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马尔默大学等访问学者。兼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性别顾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学术研究基地主任。长期从事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其中包括媒介素养教育、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起,在媒介素养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和数字素养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版多部专著、教材,发表数十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大量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项目,在此基础上编撰了多本针对某一社会议题的普及性读物。

刘晓红:刘晓红,经济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卫生经济学、美国医疗政策。

文章目录
女性在抗击艾滋病中的作用
  • 1.维系家庭和照料孩子
  • 2.积极地生产自救
  • 3.走出家门,与其他女性感染者相互支持
  • 4.向社会发声和反对歧视
  • 5.维权
  • 6.组织起来——女性感染者小组的作用
·影响女性发挥作用的因素
政策建议
  • 1.发展针对女性感染者的功能性扫盲教育项目和人权教育项目
  • 2.制定支持女性感染者组织或小组及其持续性发展的政策
  • 3.增强艾滋病政策制定的社会性别敏感性
  • 4.加强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