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村民生活水平变化与贫富差距
作者:
出版日期:
2010年4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4115字
所属图书:
侨村蒜岭的变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4.212-243
郁贝红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1949年前蒜岭人的生活,村民生活清贫;接着文章介绍了初级社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家庭承包制实施后的村民生活;其次,文章介绍了当地的住房情况,传统房屋是土木石结构的土墙房,20世纪70年代末掀起建房高潮,告别传统土墙房。再次,文章讲述了当地耐用品拥有情况和村民收支情况及贫富差距。最后,调查发现,村民最关心的是挣钱。
关键词:
生活水平
贫富差距
人民公社
村民生活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安徽省钱庙村的家庭收入、消费结构
开库康村村民生活
传统土地制度及其政策性变迁
磨难(合作社—人民公社)——阶级斗争扩大化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破灭
改革完善农村治理体制
宗族の「長期持続」と変容—珠江デルタを事例として
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
“卷入式参与”:新中国成立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的行政运作
集体化背景下的乡村社区与治理
集体组织记忆:组织体系与机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1949年前蒜岭人的生活
村民的清贫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一家中农的生活
·
第二节 初级社时期的村民生活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村民生活
“他有水肿,为什么我没有?!”
1962年以后的均一化生活
·
第四节 包产到户后饮食、衣着的显著变化
第五节 从盖土墙房到盖“洋楼”再到盖“别墅楼”
蒜岭村的传统土墙房
建房高潮的到来
新生活观念的萌芽——在城镇建房、购房
·
第六节 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情况
第七节 村民收支情况及贫富差距
2003年蒜岭村民收支情况
不同类型的三户二孩之家的2007年收入与支出情况
蒜岭村巨大的贫富差距
·
第八节 村民最关心的是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