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政策实施中企业的策略行为

作者:
叶响裙
出版日期:
2004年9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437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困境与抉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作为正式的制度规则,只有在该政策的执行机构与目标群体的互动过程中才能体现其规范性的约束力。该政策要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贯彻政策条文的具体要求,一方面要求执行机构具备相应的执行政策的能力,并切实按照规则的要求完成既定的任务;另一方面,要求目标群体,即政策的实施对象能遵循政策的具体规划,配合执行机构的行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目标群体为两部分,一是城镇企业、企业制事业单位的职工个体;二是各类企业及企业制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正是通过执行机构的主动执行与企业、职工的被动执行,最终保障职工个人享有政策规定的养老保险权益。这里,执行机构,即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代表国家行使政策的主体,企业和个人是接受政策指令调整自身行动的实施主体。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执行机构与目标群体的互动关系。若两者均能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调整自己的行动,互动的结果就能逐步达到政策的目标;否则,就会引致实施结果与政策目标的偏离。
关键词:

社会保障养老政策企业策略

作者简介:

叶响裙:2001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学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社会保障。曾在《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关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与社会学方面的论文数篇,并主持、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单位制企业的几种策略行为
  • 拖欠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 借款缴纳养老保险费
  • 买断部分职工工龄,一次性补偿养老权益
第二节 非单位制企业的几种策略行为
  • 瞒报少报职工人数,减轻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压力
  • 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逃避缴费
第三节 两类企业共有的策略行为
  • 瞒报少报企业缴费工资基数,减轻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压力
  • 采取合作的行为,按时足额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
第四节 企业策略行为的基本特征
  • 各种策略行为具有内在联系
  • 策略行为取向上的差异
  • 不同企业的策略行为取向的差异性与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