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

作者:
李强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40865字
所属图书:
社会分层十讲(第二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韦伯主义的阵营十分强大,主要代表有: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弗兰克·帕金(Frank Parkin),皮奥里(Michael J.Piore),戈德索普(John Goldthorpe)以及大卫·洛克伍德(David Lockwood)等。本文仅介绍三个人物,即吉登斯、帕金和洛克伍德,三位都是在分层理论上很有影响的人物。
关键词:

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吉登斯帕金洛克伍德

作者简介:

李强:(1950—2023)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后调入清华大学主持社会学系复系重建工作,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在社会分层与流动、城镇化与城市研究、社会治理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十讲》《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新清河实验》等,共计30余部。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曾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政部政策咨询专家组顾问等职务。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
  • 阶级与阶级结构的基本概念
  • 阶级关系的结构化及其两种基本类型
  • 阶级意识与阶级冲突
  • “阶级关系结构化”与中国的“阶级关系定型化”
第二节 帕金的社会分层理论
  • 什么是区分阶级的界限?
  • 社会屏蔽与社会排他理论
  • 集体排他与个体排他
  • 社会流动与政治安全阀
  • 社会文化缓冲带
第三节 洛克伍德的分层思想
  • 将阶级地位与阶级意识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
  • 职员的市场地位
  • 职员的工作地位
  • 职员的身份地位
  • 洛克伍德的职员地位理论与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