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当前中国妇女广场舞的群体行为
作者:
骆晓戈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85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3~201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9.119-132
陈志娟
刘利群
摘要:
本文运用个案跟踪与问卷调查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妇女广场舞兴起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广场舞是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体行动,与以往公共空间发生的群体行动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具有非政府,自下而上,得到家庭成员和邻里相互支持的特征;具有个体自愿并主动要求成为集体行动的社会性特征。由此广场舞也可以看成中国社会转型期女性自觉发挥主体性自我充权的民间行动。广场舞现象尤其为传播学、文艺学、社会学和妇女学提供了本土鲜活生动的案例。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将妇女写入历史,还需要对此做进一步的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妇女
群体行为
广场舞
作者简介:
骆晓戈:
湖南商学院汉语言文学院二级教授,作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学、当代文学。本课题组成员有易惠霞、鲁雪儿、丁璐、刘伟、李盼、赵菁、陆祝玲、张楚怡、周克勤。
相关报告
社会性别与中国妇女反贫困策略——概念、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论 社会性别与中国妇女反贫困——概念、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
集群行为核心研究要点
群体性事件、群体行为与舆论引导
虚实相嵌:城市移民社区广场舞大妈亚文化空间的形塑
杭州市女性广场舞发展现状及推广机制研究
广场舞团队的凝聚:一项“类仪式”共同体的社会学研究
年龄洗不掉心中的“芳华”——一位老年妇女的舞蹈人生
“扮靓”乡村文化生活的广场舞——一位农村妇女的健身经历
文章目录
对中国妇女广场舞的个案及问卷实证分析
(一)一支广场舞蹈队的案例概况
(二)广场舞的问卷调查分析
(三)三地广场舞成员比较分析
广场舞 中国转型时期妇女的集体创造
(一)妇女抱团的新方式
(二)自我管理的新群体
(三)领导力的新含义
(四)文化传承的新载体